第六十三章 天下无难事

通行版本

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

大小多少,报怨以德。

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

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

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

是以圣人犹难之。

故终无难矣。

古本合校

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

大,小之。

多易必多难。

是以圣人犹难之。

故终无难。

注:本章从“报怨以德”直至“夫轻诺必寡信”这一段文字(共四十九字),存在于通行本《道德经》和帛书《老子》以及其它诸本之中,唯独在楚简《老子》中是没有的。此段文字中的“报怨以德”与本章内容毫无关联;“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”一句与下句“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”文意重复;“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”一句与第三十四章的最后一句重复;而“夫轻诺必寡信”则疑为衍文。由此可见,此段文字应该全都是后人的注释或附会之言,而被混入到了正文之中。故本合校版将此段文字全部删去。

古本释义

做不刻意的行为,从事不麻烦的事,品尝不浓重的味道。

大的事物,缩小它。

过于容易必然会有很多困难。

所以圣人仍然把它当作困难的事物来处理。

故此终究没有困难。

真经解读

本章在楚简《老子》中的内容仅有短短二十八个字,而帛书《老子》和通行本《道德经》中则加入了大量衍文,达到约八十个字,不过其中一部分可以作为本章的注释来看,还是很有价值的。

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

做无为之为,行无事之事,品无味之味。无为即不刻意而为,无事即不生事添乱,无味即不执着于味道。从作为到行事,再到日常的饮食口味,这三件事层层递进,越来越具体。它们共同指向了《道德经》的主旨——清静无为。

在第五十七章中有一句圣人之言可以对本句做出很好的解释,那就是“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静而民自正,我欲不欲而民自朴。”可以说,“为无为”的意义就是“自化”,即众生自然化育;“事无事”的意义就是“自富”,即生活自然富足;“味无味”的意义就在于“自朴”,即性情自然淳朴。“为之者败之,执之者失之”(第二十九章),执着有为的结果必然是为而不化、事而不富、味而不朴。无为、无执反而能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。于是乎,无为而能为,无事而成事,无味而美味。

大,小之。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。故终无难。

“圣人去甚、去大、去诸。”(详见《重解道德经》第二十九章),因此凡是大的事物,皆应小之。大事化小,也就是把困难的大事分解为若干容易的小事,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于是高难度的大事就比较容易完成了。这种把大事化为简单小事的方法就是对“事无事”的具体运用。

容易的小事很好做,但是总做容易的事,人们就会疏忽大意、掉以轻心。如此一来,必然会节外生枝,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所以说“多易必多难”。对于这种情况,圣人的应对之策是“犹难之”,还是把这些由大事分解而来的小事、易事当作难事来处理,认真细致、一丝不苟,以避免因疏忽大意而产生问题。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,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,任何大事都能够成功。

帛书《老子》把“大,小之”改为了“大小多少”,令人匪夷所思,于是产生了大量穿凿附会的解读。其后又加入了“报怨以德”四字,更是前言不搭后语。一些学者想把这四个字移到第七十九章之中去,也是非常牵强的。想必这个“报怨以德”是后人为了与“大小多少”相匹配硬凑上去的,虽然义理与老子的“善者善之,不善者亦善之,德善也。”(第四十九章)相通,但很可能不是出自老子原作。而下面的“图难于其易……故能成其大”三句,很容易就能看出是后人对本章的注释,而且主要是对“大,小之”的注释。大体来说,解释得还是很准确的。再下面的“轻诺必寡信”则是为了与“多易必多难”配对而添加进来的,与本章的内容没有任何关系。

从帛书《老子》甚至更早的版本开始,这种修改就已经定型了,使得本章原本简明的文意变得不知所云,以致出现诸如“圣人总是把事情看得很艰难,因此终究没有困难”这种很难自圆其说的表述。难以想象,这样的观点能给世人带来什么帮助。如果圣人什么事都往难处想的话,那他就该得抑郁症了。

本章评述

“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”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。而具体到“事无事”的操作方法,就是大事化小事。通过把大事分解成小事,可以降低做事的难度,以实现“无事”的宗旨。大事化小是一个被广泛运用并极为有效的策略。在实际工作中,很多大事、难事都得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环节之后才能各个击破、顺利完成。不过老子也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弊病,那就是“多易必多难”。人们往往会觉得小事过于容易而不重视,于是就导致了很多问题,易事反而变成了难事。所以圣人不会轻视那些小事、易事,而是仍然把它们当作困难之事来做。如此尽心尽力,当然就没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了。

大要小之,易要难之。这就是本章所要表达的主旨。“小之”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,但“难之”并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,也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把易题当作难题来解,从态度上重视问题,用心解决问题,好让自己不出差错。正所谓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唯有用心,才能让世上所有的难题最终都迎刃而解。由此可见,老子所讲的“无为”,绝非不作为、不做事,而是做事讲方法、重态度的负责之为。